一八畅想 | 地铁上的时光
2018-08-09566一八畅想 | 地铁上的时光
作者按
这篇文章是由9号线引发的感想。我现在的工作地点在滨海新区,有时下班或周末会搭乘9号线去市里,地铁上的一小时成了我的自由时光,我会读书和写字,感觉在经历一场旅行。抬头看见窗外橘红色的夕阳,褪去了早晨和中午的耀眼光芒,温和地“凝视”着大地,我感到安慰和轻松。也想到在北京地铁上度过的日子,有些疲惫,但带着充实感,就回望并记录下在地铁上的所思所想。
《虎口脱险》这首歌里有句歌词“爱你的每个瞬间,像飞驰而过的地铁”,觉得意境真好,回首一段感情,过往一幕幕如随地铁行进逝去的风景,留恋的温暖已凋落在远去的时光中。这篇文章中我想说的是下班或周末乘地铁的感触,这些时候少了匆忙,多了闲适,思考也有了空间。
北京的地铁以繁忙闻名,我在北京实习过半年,每天通勤一个多小时上班,下班和周末去大学操场或奥森与跑友一起跑步,所以几乎每天与地铁打交道。早晨进出地铁站的人匆匆忙忙,八通线上班时间人挤人,其实在我的印象中,北京的地铁非高峰时间段人也不少,可以说无论什么时候人都挺多的。天津的地铁则是另一个节奏。
我记得夜晚的北京地铁,车厢摇摇晃晃,人群随着车门关闭上上下下,车厢里的人比较少言语,人们面上带着倦容,有的人刷着手机,有的人任自己发呆,有的人闭着眼睡。我戴着耳机,耳中灌着音乐,常循环两首歌——李健的《异乡人》和陈绮贞的《喜欢上你时的心理活动》,那略感伤的旋律和孤独的情感触点让我的心柔软。
在摇晃的车厢里,所有可能会有的感触在根本上都可以归为孤独。一天晚上,我和同是实习生的一位男生从同事家聚完餐回各自的住处,地铁上我们并肩而坐,夜晚地铁里的空气变得慵懒粘稠,当时我用kindle读着《红与黑》,他坐在我的右手边看手机,他的肩在我脸颊的高度,我想象靠在他的肩膀上,很想不言一词“借”他的肩来闭眼休憩,理智在问要是这样做了接下来怎么收场,于是在心里默念不能不能,勒住了冲动,算战胜了孤独吧。
在行驶的地铁车厢里,可以遐想,可以抱着手机,可以看人来人往,而填充这份孤独最好的方法可能是读书。环境业务部有块业务是在市环保局坐班,我坐班时那里的一位老前辈跟我说,他当年乘地铁上下班时为了抵抗瞌睡从来都是站着不落坐,他在地铁上读完了《资治通鉴》。在北京的地铁上“摇晃”了半年,我也看书,比如卡尔?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以及养成了用扇贝读新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