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I时代知识产权新课题——北京大学法学院校友会第十一届知识产权学术研讨会在天津成功举办
2025-05-141022025年5月10日至11日,北京大学法学院校友会第十一届知识产权学术研讨会在天津胜利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法学院校友会、北京大学天津校友会共同主办,天津金诺律师事务所承办,北大法宝与天津天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以“AI时代的知识产权新类型案件与保护实践”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部门、法律实务界、学术界的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AI技术发展带来的知识产权新挑战及应对策略。北京大学校友会监事长、天津校友会名誉会长高绍林,天津校友会会长宋金链,副会长李海波、刘晓纯,秘书长邢志杰等出席活动。
北京大学天津校友会副会长、金诺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 李海波
开幕式上,北京大学天津校友会副会长、金诺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李海波致欢迎辞并主持会议。他表示,知识产权作为兼具传统底蕴和时代特征的特殊领域,正面临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数字版权保护的难题。本届会议将围绕前沿的议题开展深入的探讨,为构建适应AI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思路。
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法学院校友会副会长 路姜男
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法学院校友会副会长路姜男代表北大法学院及校友会,向莅临本次会议的嘉宾、校友表示诚挚的感谢。他表示,北大法学院校友会知识产权专委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初心,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届学术研讨会,今天相聚天津,共同探讨当下AI时代知识产权领域的新热点问题,产生新的思想碰撞,凝聚校友力量,共同为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天津市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处处长 郭艳福
天津市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处处长郭艳福致辞,代表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对关心与支持天津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嘉宾和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感谢。他表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发展与新要素AI技术的深度融合,既是时代要求,也是实践主题,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希望各位校友、专家可以为天津的知识产权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以知识产权为纽带,与广大校友在AI时代共同书写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新篇章。
北京大学天津校友会会长宋金链代表校友会致辞,向各位参会嘉宾展示了北京大学天津校友会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对北大法学院校友会的信任、支持深表感谢。
在主题演讲环节,专家们围绕AI与知识产权的前沿问题发表了精彩见解: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AI安全与治理中心主任 张平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AI安全与治理中心主任张平老师的报告主题为《人工智能开源技术的知识产权规则及新类型案件分析》,围绕开放创新模式下的知识产权、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开源特点、开源许可证的法律效力及长臂管辖、开源技术的法律风险及科技安全、开源技术引发的知识产权新类型案件等五项要点对人工智能开源技术的知识产权规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审委会委员、知识产权庭庭长、副巡视员 宋健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审委会委员、知识产权庭庭长、副巡视员宋健(北大77级法律系)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演进与版权保护再思考》的演讲中,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带来的挑战、司法最新案例的发展、AIGC生成物版权保护的公共政策选择这三项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通过案件分析系统梳理了当前司法机关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权认定的裁判思路。
上海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 袁秀挺
上海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袁秀挺立足《AIGC所涉著作权侵权类型化及其归属》,围绕AIGC浪潮下的版权新挑战以及AIGC侵权的类型化分析两个方面,指出当前AIGC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诸多版权争议,不同法院对类似案件可能会作出不同认定。
北京大学天津校友会名誉会长 天津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原主任委员 高绍林
北京大学天津校友会名誉会长、天津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原主任委员高绍林围绕《公共信息与数据产权保护——从一起诉讼案件谈起》主题,结合实际诉讼案件指出,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并认为人民法院通过避开知识产权问题,从竞争法角度对数据库的数据产权进行保护是一条优选路径。
在圆桌会议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数据应用与人工智能实践展望”和“司法保护如何对AI生成物与传统知识产权进行区分”两大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从多维视角探讨AI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路径与发展方向。
圆桌会议一:数据应用与人工智能实践展望
圆桌会议二:司法保护如何对AI生成物与传统知识产权进行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