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即可通过手机访问网站并分享给朋友

×
EN

干货连载| 2016天津市滨海新区劳动争议裁判尺度研究报告——经济补偿金争议篇

2017-03-22839

本报告案例选取权威公开裁判案例(源于中国裁判文书裁判),选入案例131例。每则案例,律师均从不同视角和层面进行了多维度解析。虽为案例分析报告,但其以本所专业视角来深入解读案例,字里行间均含专业智慧。期望本报告抛砖引玉,不负律师们一番辛劳。


基本情况  

016.jpg

涉及经济补偿金的诉请中,用人单位胜诉率占38.5%,劳动者胜诉率占61.5%。


主要类型

1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主动离职

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主动离职的常见情形有: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分析选取的案例得出,仲裁或法院较为关注劳动者提出离职时是否明确了离职的原因及依据,一般会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1)如果劳动者离职申请或者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上载明劳动者由于自身原因离职,劳动者以劳动合同法第38条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仲裁和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017.jpg

2)如果劳动者离职申请或者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上载明劳动者以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8条所列的违法行为为由并以该条款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据此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仲裁或法院一般予以支持;

3)如果劳动者离职申请或者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上并未载明具体离职原因,仲裁或法院一般会认为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合同期满终止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同意续签,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劳动者对劳动合同终止这一事实负举证责任,用人单位则对劳动合同终止的原因和合法性负举证责任。

分析选取的案例中,有5例涉及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劳动者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诉求全部获支持。

3其他

分析选取的案例中,有1例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劳动者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诉求获支持。

018.jpg


律师意见

用人单位败诉的原因多是因为用人单位本身存在违法、违约的行为,如未缴纳社会保险、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也有用人单位败诉是因为未留存劳动者辞职的证据资料。

因此,用人单位应尽量减少和避免违法违约行为,以防为劳动者留下离职借口;如果劳动者主动离职,务必要求其提交辞职申请,或者在离职审批表中注明离职的原因为“个人原因辞职”。

津ICP备05001301号
2024 © Winners Law Firm 金诺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