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即可通过手机访问网站并分享给朋友

×
EN

律政人生 | 金诺的福尔摩斯 —— 田青

2018-04-262467

编者按

金诺元老院里介绍田青律师是这样说的:案件预测次次准,知心话语句句暖,这句话迅速在我心中描画出一位善良温和、料事如神的优雅女士。于是,借着四月这和煦的春风,我们与田律师相约午后访谈,于是就有了这篇干货满满的采访记录。

 

2.jpg

律师职业


Q1:最一开始选择律师职业,最大的动力是什么呢?在做律师之后,是有如愿以偿的感觉还是会有些和自己期待不一样的地方?

 

A:我最一开始并不是做律师工作的,在2007年我参加了国家司法考试,2008年正式开始律师工作。之前的工作让我觉得没有变化和新意,仿佛一眼就能够望到尽头,那么我希望能有更加富有变化、更有挑战的生活,因此选择了律师。

 

至于说和期待不一样的地方,大概就是我当初只是想到律师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职业,但是具体什么程度并没有想过。但是在入职以后,我才发现,哇,原来可以这么丰富多彩。因为这个职业会让你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每天工作的强度很大让我觉得非常充实。

 

Q2:您觉得在律师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A:说到障碍问题,应该是希望有时间再去深入学习。

 

现在用到的东西往往都是之前学的或者是案件代理过程中去学的。我一直在随着工作的繁忙度和需求去学习,去寻找所有的判例和法院观点,包括同行观点,那么这个短短的时间效率确实就是最高的。我们也会参加同行的交流会和分享会之类的,或者参加学术方面的培训。

 

但是我个人期待的学习可能是更加抽象的,比如哲学和神学相关的这类形而上一些的东西,这能解决我对人本性所困惑这部分。大家都知道,人是要有所信仰和畏惧的,所以我觉得应该系统地去考虑自我与他人、社会与自然、现实与历史等等的关系,借此希望可以领悟人生方向。希望在手头工作告一段落后可以有时间来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悟道。

 

Q3:如果遇到一些当事人讲到对于其他律师或者是法律从业者的负面评价,您会去纠正他们吗?

 

A: 我从业到现在十年了,其实我一直不太认同当事人说其他律师不好。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风格,某些客户认为的缺点,反而可能恰恰是这个律师的优势。

 

这种问题的根源是当事人的选择,你喜欢什么风格的律师,你就去选择什么样的律师。如果要委托律师做你的代理人,你就应该选择你信任的律师;如果不信任或者有意见就应该当面提出,毕竟律师这个职业,获得委托人信任是最重要的。

 

Q4:如果您周围的人对于律师职业群体有一些刻板的偏见,您会做哪些事情去纠正他们呢?

 

A:之所以有偏见一般都是有原因的。我觉得这可能需要通过案件沟通过程、庭审过程及判决结果去充分展现律师的法律专业性,客户从中能看到律师的专业、敬业和谋略,才能去慢慢改变他们的想法吧。

 

当我面对我的客户,了解基本案情之后,我会简单讲一下我对这个案件的看法,那么这个内容肯定比从搜索网站或其他查询渠道上获得的内容更多、更专业。

 

比如在之前,有一个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案件,委托人来咨询,通过我的判断告诉他这个案子他是有败诉风险的,但是可以力争减少赔付金额,让他自己考虑要不要找律师,因为找律师又多了一笔费用,他不如拿这笔费用作为案件调解的金额。后来他又来找我,说他一审还是找了个律师,这个律师就说这个案子您不用管了,从庭审到结束给包办,但最后拿了一个败诉的判决,所以他又回来找我,委托我做他二审程序的代理人,二审调解了,跟之前我跟他说的结果基本一样,他很满意。后来他就告诉我,我第一次接待他,咨询时向他介绍的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比他找的那个律师在一审整个程序里跟他说的法律问题都多好几倍。

 

我认为,律师作为案件代理人,应该根据自身对于案件的焦点法律问题向委托人进行介绍或讲解。如果委托人认为我说的有道理,说明他认同我的观点,信任自然就能建立起来,至于要不要委托我,那就看委托人自身需求。我的判断告诉他之后,准确与否可以从后期判决进行验证,如果准确,那么他下次肯定还要来找我。就算下次当事人委托其他律师,也有可能从最后的判决里想起法官的观点和我讲的是一样的。

 

经过这个过程,当事人自然会对其他形式上的看法有所改变。

 

Q5:目前对自己团队建设有哪些具体要求吗?

 

A:现实来说,对于团队,首先还是法律功底的问题。即团队人员适不适合做律师,也包括适合做诉讼还是非诉。目前我们部门有三个合伙人,从我们三个人的要求来说,第一就是法律功底要过关,逻辑思路不能混乱;第二对于诉讼案件代理有一套的规范要遵守,例如诉前分析报告、对焦点问题的判断及分析、对法律规定的讲解、证据选择及目录的制作等等。庭审期间的文件准备就不用说了。我们部门诉讼案件法律文书的模式是很有历史的,需要哪些文件,这些文件要体现什么都是有规范要求的。

 

但文件只是形式,最关键的还是对案件的焦点问题或法律关系的判断问题,案件代理的好坏绝不是单纯写几个报告能决定的,客户最终需要的还是结果。所以风险预测的前置,补救措施的设计,这些都是优秀诉讼律师应该为当事人考虑的,也是判断律师专业水准的点位。

 

除了法律素养,对于团队人员来说,情商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律师职业究其根本还是一个和人打交道的职业,需要和委托人、对方当事人、法官、仲裁员、书记员等等不同身份的人打交道,根据他们的不同态度或处理问题的方式,与所要处理的法律问题能够有机结合起来,那么处理起来会比较顺畅,相处起来也会很愉快。

 

Q6:在成为合伙人之后,对待部门伙伴的心态有没有发生一些变化?沟通的方式和内容会不会有些变化?

 

A:我做授薪合伙人有两三年了,对于合伙人这个身份上并没有什么清晰的界限。我认为大家都是同事,在工作方面与律师们、行政人员们究其根本都是合作关系。如有需要讨论或者指导的法律问题他们也会来找我,这是基于对我的信任,我也很感谢。

 

律所的合伙人本质上还是律师,只不过比其他律师需要担负更多的责任,比如事务所的管理责任、团队管理责任等等,需要大家支持的地方还有很多呢。

 

1.jpg


律师专业领域

 

Q1:是什么机缘巧合让您选择了房地产和工程建设专业这两方面?

 

A:其实我不是刻意去选择的哪个法律专业,因为我们部门大多都是房地产及建设工程类型的客户,如园区管委会、房地产公司、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他们日常的需求引导着我们必须进入到这个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因为我们金诺的客户层级非常高端,我刚开始做律师的时候每天都在看不同的工程类、房地产类和其他常用类型的民商事合同,很快就能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一定了解和领悟,比如工程的签证、结算等等。正是因为大部分客户都是这种类型,我们才会针对这个领域进行纵向研究。

 

Q2:劳动仲裁员身份的存在,是否会在您以律师身份处理案件时,给您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

 

A:劳动仲裁员是一个审判人员的角色,这和律师是有明显区别的。在没有进入这个角色前,作为一名律师对于审判人员的思路实际是无法领会的。其实,作为审判人员看的点位和律师看事情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他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案件,才能最终决定采信哪一方证据、支持哪方观点。这对于我作为一方当事人代理律师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感觉我的律师工作又上了一个台阶。

 

Q3:在面对群体性事件时,有没有遇到过对方集体不配合的时候?是如何处理的?

 

A:我认为,群体性案件存在情绪失控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各自的立场和角度是不同的。出现争议,主要是找到疏通渠道解决问题,那么情绪自然就化解了。律师要做的第一是帮助委托人把方案制定出来,好的方案是可以疏导矛盾的。如果这个路径能够把群体性人员的情绪或矛盾点消化或排解,那么这就是一个好的方案。但方案的实现也需要当事人配合,所以作为代理人需要和委托方沟通好,让他了解你的思路,把他的思想工作做通。

 

律师不是法师,没办法单方决定某件事的结果,只能出参考意见,实际决定的权利仍属于当事人,故律师需要充分尊重当事人,把处置方案做细致,各个状况都应充分的考虑到,尽量规避风险发生。

 

Q4: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大量的案件,有没有过想打退堂鼓的时候?自己是如何排解这些负面情绪的?

 

A:很多女生都喜欢看电视连续剧,但分析案子对于我的吸引力远远超过连续剧,因为都是真实案件,而且人物、事实、案件走向等情节比电视剧更加跌宕起伏。当你觉得案件有意思的时候,研究案件就不是辛苦的工作了。

 

Q5:看您被称为福尔摩斯,对自己处理的案件的预判非常准确,肯定是需要很扎实的积累。能给我们分享一些技巧吗?

 

A:对于案件的预判不能说完全准,只能说当事人比较满意。对于案件输赢来讲,当事人证据的影响要占到七八成,律师经验技巧大约占到二三成。所以即使是败诉结果,只要前期对当事人有提示,他也能接受。如果前期提示和后续审理结果基本一致,那么在判决出来后,当事人会对你的判断表示满意的。

 

那么总结一下技巧大概有这么几点:第一,庭前律师要全心全意准备,事实情况及证据采集应当仔细、完整;第二,在遇到证据缺失时,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尽量弥补;第三,律师的经验技巧也很重要,哪些证据是什么样的效力,怎样突出对我们有利观点的证据材料,也属于应当掌握的技巧。

 

生活故事

 

Q1:您觉得自己是工作狂吗?有没有因为工作改变了生活中的某些事情?

 

A:周末加班是很常见的,因为一切事情都会以当事人优先为原则。

 

执业年限久了,很多工作上的客户也演变成熟人或朋友关系,有些客户即使没有工作往来了,但因为脾气相投也成为了朋友,平常的时候,也会打电话咨询一些其他方面的事情,或者节假日约着出去玩,感觉通过工作信任自己的朋友越来越多,这是一件好事!

 

Q2:生活中业余时间都做什么呢?有没有什么会经常做的休闲娱乐?

 

A:比较喜欢旅游,部门和事务所每年都有安排旅游,我对事务所活动、部门活动的协调工作比较感兴趣。其他就是游泳或其他体育锻炼,看看书。

 

另外,我还喜欢在家做饭,但是主要是做一些传统风格的菜,西式风格还正在学习中。喜欢这个是因为我觉得做饭不用动脑子去深究细节问题,只需要操作就能有不错成果,也算是为家做贡献,弥补了工作忙不能照顾家庭的愧疚感。

 


津ICP备05001301号
2024 © Winners Law Firm 金诺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