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中国律师的精彩
2014-01-223708在芸芸律师中,金诺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李海波显得特立独行,有些另类。很多律师在忙着审查客户委托的文件,他却在火车上修改律所周年庆典活动的表演台词;很多律师每天在为一个个案件四处奔波,他好多年没进过法院的大门了;很多律师千方百计与领导拉关系,套近乎,陪吃陪喝,他正在给所里的年轻律师培训:金诺坚持走干净的市场化道路,那些就想让律师搞关系的客户,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客户。
李海波与律师行业的整体环境显得格格不入。提及律师行业,无论是业内律师还是圈外群体都用紧张忙碌来形容其生存常态。“表面风光,内心彷徨”,“比骡子累,比蚂蚁忙”,道出了很多律师的苦衷。加上社会主流对律师的打压,造成如今法学院的学生不是把律师作为其择业的首选,也有很多从业的律师退出这个行业。李海波说,他要活出中国律师的精彩,让律师群体和社会各界重新认识和热爱这个职业。在《方圆律政》年会上,李海波发言说:“我们有责任向年轻人展示,虽然大形势不理想,但是,律师行业仍然是一个蓬勃发展、值得我们终身厮守的行业;我们有责任证明,‘革命’在九环以外也是能够成功的,地方上同样能缔造出非常成功的律师事务所;我们有责任证明,中国有很多很多优秀的律师事务所,能够帮助年轻律师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丰厚的收入和理想的生活;我们有责任证明,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律师事务所能够让年轻人在执业过程中活得比公务员更有尊严,更有安全感和有更高的幸福指数;我们有责任证明,在这个行业中每天都有成功的故事,虽然不可能有比尔盖茨、巴菲特,但也不全是董存瑞和黄继光。”
有人不免担心,在当今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下,李海波这样的性格如何生存,金诺是否能够发展起来?而事实证明,这样的担忧是多余的。用李海波的话说,我们不仅或者,而且活得很滋润;金诺不仅发展,而且每年都上一个新台阶。其制胜法宝就是专业化的管理和专业的团队。
专业赢得尊严
如今,已执业20余年的李海波,基本不再做律师业务,而投放更多的精力在律所管理上,同时也更加关注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他像是金诺的经理人,同时扮演着代言人的角色。
近几年,律师行业波澜起伏,律师地位和形象也与以前大不相同。“我刚毕业做律师之时,律师的地位与公检法几乎是一样的,我们拿着介绍信就能够到银行查账,”李海波回忆道。而现今,律师被彻底排斥到体制外,处处受到打压和诋毁,可以说是历史的倒退。这其中有体制的原因,当然也有律师自身的因素。如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赢得律师的尊严,李海波认为唯有律师的专业和事务所的专业化管理。
很多律师会屈从与所谓的大环境,把精力放在编织关系网络,进行权、利交易上,从短期来看,显得很有本事,也获得了可观的收益。但是,律师丧失了自己的尊严,而且经常卷入腐败案件,东窗事发,身陷囹圄的,已经发生在身边。一件件事例,损害的不仅仅是律师个人,而且还影响了公众对整个律师行业的评价。
金诺用事实证明:不凭借关系纽带,不搞权钱交易,同样可以生存发展得很好。金诺连续五年被《亚洲法律杂志》评选为天津年度律师事务所,连续四年被《CHINA LAW & PRACTICE》评选为天津年度律师事务所,靠的不是搞关系的能力,而是律师的专业化与律所管理的专业化。李海波有一个理念,不允许他的律师赚容易赚的、没有技术含量的钱,因为赚容易赚的钱会上瘾,就不肯在专业上下功夫,也就不能保证持续的发展。
律所管理方面,李海波倡导的真正的公司化管理,并用了六年的时间,建立了一套真正的合伙体制,形成了清晰的专业分工与团队合作模式。很多人知道金诺在改制的过程中经历的震荡,但与金诺一同坚守下来的人,逐步尝到了体制的优势和做律师应有的尊严。
首先,以前的体制下律师是单兵作战式的运行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律所内部的资源无法充分整合,无法形成合力,甚至出现所内律师相互竞争的现象。每一个律师为了承揽自己的业务而采用各种手段,竞相降低自己的身份。而在公司化管理的体制下,事务所采用正规的市场营销手段,向客户展示的是专业团队的综合实力以及服务质量的制度保证。律师再也不用低三下西地去巴结客户,更无须采用不正当手段。李海波有句名言:“我们收费高,因为我们打领带。”打领带,恰恰体现了金诺律师的职业尊严。
其次,律师的专业能力才是赢得当事人、法官和社会尊重的关键。李海波说:其实,法官内心里还是尊重专业强的律师,也瞧不起只会给他送钱的律师。而只要你专业过硬,你就有资本和法官叫板。但是,要想形成过硬的专业,必须在制度上保证律师的专注和持续的积累。但是,旧体制下,律师都愿意去做赚钱多的业务,无法在某一个专业上持续的投入,比如,劳动法业务,都不愿意做。金诺从体制上保证了做劳动法的律师收益不比做金融、房地产的律师少,因而培养了一批专业的律师。如今,金诺无数年轻的律师服务着类似一汽丰田、三星通讯、渣打银行等世界五百强企业,靠的就是过硬的专业。
为了突出专业性,金诺坚持专注于高端商事领域,坚持不做刑事业务和普通民事业务。在商事领域,也不断把自己向技术含量高的业务方面挤。近年来,金诺主动放弃了诸如银行贷款见证、房屋销售合同见证等缺乏技术含量的业务,而加大在私募股权投资、国际金融、环境业务、房地产金融、商业与竞争法等领域的研发。“在IPO业务方面,我们无法和北京、上海的大所竞争,但是,在一些新型业务领域上,我们和这些所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去年,金诺派律师参加了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委员会的年会,由于金诺在环境业务方面的广泛深入的业绩,环资委决定2012年的年会在天津召开。
六年的时间,李海波带领金诺建立了市场拓展、客户维护、产品研发、质量控制、专业合作等一阵套管理制度,形成了金诺独特的企业文化。如今,金诺模式成为其他事务所管理改制的样本。“我们接待了大量来参观、取经的各地同行,而我们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介绍给大家,因为我们需要有更多的同类。”李海波说。
虽然没有专门研习管理课程,但是李海波却领会到了管理的精髓。在他的带领下,金诺所真正建立起了一套企业化的管理体系,有员工和合伙人的晋升、激励机制,有多层次的市场营销方式,有人员的目标责任管理,有严格的财务预算、决算制度。“我们今年将推出新的制度,大力提拔优秀的年轻律师进入主管队伍,进一步解决授薪制律师事务所的工作积极性问题。这些管理方法,都是我和合伙人不断学习、探讨出来的。这并不是‘不务正业’,这是作为管理合伙人最应该干的正事。” 李海波笑着说道。
多元化的精彩生活
“其实归结起来,人的时间无非花费在工作和生活两个大方面。”李海波告诉《方圆律政》记者,每天为了生活而疲惫不堪地工作,无法享受生活的美好,那生活的价值将随之丧失。做律师不能把自己变成办案机器,而应把工作、生活都当成人生的享受。很多到金诺参观的同行都承认,金诺人幸福指数很高,这和李海波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息息相关。据了解,金诺人最不怕的人就是他。无论是律师或是行政,都敢和他“没大没小”地开玩笑。而李海波也希望他的员工干得专注,玩得开心。“活出中国律师的精彩”,是李海波微博的签名。
李海波担任很多社会职务,天津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会副会长、工商联副主席,生态城绿色产业协会副会长,也曾担任过地方人大代表。李海波开玩笑地说,我所有的社会职务都是VICE。这也让他有一定的自由度,就是只做有意义的事情。那些虚头巴脑、装模作样的事情可以不做。
另一个让李海波很有成就感的是他和金诺主动做的社会公益活动。连续几年,金诺在南开大学等院校设立金诺奖学金,每年,李海波都去给学生们做一次讲演,树立学生们对法治的信心。李海波还多次被天津工业大学法学院邀请去做模拟法庭的点评嘉宾,深受学生们的欢迎。金诺还是天津若干大学的实习基地,常年接受大学生实习,并多次接待外国实习生。李海波说,我们有责任让学生们看到做律师可以如此体面地生活,法律是干净的。
在金诺办公室,有一面爱心墙,贴着几十张李海波拍摄的残疾儿童的照片,他们是从2005年起,金诺捐助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每一年的4月份,适逢金诺的所庆,金诺都会筹集一部分款项,为这些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做手术。而筹款形式也非常独特,就是员工自己捐出一些有意义的物品,在所庆联欢是进行竞拍,全体员工都能够参与进来。2010年,我们拍了两万八,2011年,我们拍了三万六。七年了,金诺已经帮助40多个儿童完成了心脏手术。“今年的拍卖会将在4月21日举行,我们在向100个金诺娃娃努力。”李海波很自豪地说。
李海波很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且对社会责任有独到的理解。他说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做多少慈善捐款。有的企业捐款不少,却在生产有毒产品,污染着环境,克扣着工人工资,这种慈善是伪善。作为一家律师事务所,把事务所经营好,让年轻律师能够在一个纯洁的环境下发展事业,本身就是在尽社会责任。不迁就司法腐败,让年轻律师专注于专业研究,让当事人对法律有信心,本身就是在尽社会责任。“日本一位著名企业家曾说过,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高境界就是把社会责任和主营业务结合起来。”李海波说,“比如我们在大力推广的环境领域的法律服务,这既是我们的主营业务,又是在尽我们的社会责任,我们希望多做这样的事情。”2011年,金诺编制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报告,这恐怕也是开中国律师事务所先河之作。
李海波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是一个号称“蚊子队”的羽毛球圈子的重要成员,但据说只排在女子第三的位置。他一年能打七十多场高尔夫球,去年在广州代表天津律协参加五省市的比赛还拿了总杆第三的成绩。他爱好摄影,借助游历世界各国的机会,拍摄了大量具有专业水准的作品,也成为金诺公共接待区域的免费装饰。他收集徽章,持续30年的爱好,2000多枚各种徽章,成为他自己办公室一道亮丽风景,是来访嘉宾必看的“景点”。他也收集手表,60多块SWATCH 是他和女儿的共同财富,当然也有几块世界名表。常年订阅名表杂志,熟悉各个知名品牌的特点和文化。他也有若干紫砂壶,最喜欢的还是慈善拍卖会上拍来的。他喜欢瓷器,当年曾经抱着河南钧瓷在被窝里如醉如痴。他喜欢红酒,关键不在于投资,而是体验占有的欲望,每次出国,都会在免税店买两瓶回来放在自己的储酒柜中。他喜欢旅游,借公务或度假,他已经造访了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常年订阅《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他喜欢张信哲、周杰伦的歌曲,让这个年龄段的人感到有些异类。他喜欢读书,五花八门,无所不及。最近,他热衷微博,并具有极高人气,而且还成功地利用微博招聘了若干人才,包括北京事务所的合伙人都是通过微博吸引来的。
“他能把各种无聊的事情干得津津有味”,这是李海波的一位多年挚友对他的评价。而李海波则有他自己的体会,这些爱好与工作都是相辅相承的。摄影,让我学会了去发现美,去注意平常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学会减法,忽略一些丑陋的、消极的东西,以保持你积极乐观的心态。徽章收集让你体会到积累的意义,每一个徽章价值都不大,很多人随手就扔掉了,但日积月累,就是一笔财富。律师专业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每天都在处理案子,是否能够像收集徽章一样,把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红酒让你学会等待,一瓶好的红酒,是需要存放十年才会成熟,没有足够的耐心,无法成就天下极品。而手表让你懂得专业的价值,为什么人家一块手表能够卖到几十万、几百万,而我们的只能买到几十元?因为人家上百年只专注做好一个产品,一个品牌,人家追求把每一个零件都做到极致,并且不断创新。而我们,什么都想干,什么都不深入,事务所还没经营几年,就想做成亚洲最大,世界第三,或者因循守旧,如何能保证基业长青?所以,李海波认为爱好不仅仅是娱乐,还对其事业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最近,李海波经常在微博上秀他丰富多彩的生活,他自己坦陈,这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而是想向外界尤其是年轻的法律人展示中国的律师可以获得丰富多彩,并以此鼓舞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律师行业。没有人能够贬低你,除非你自己贬低自己;没有人能击垮你,除非你自己崩溃。李海波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律师的生活可以别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