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才网”失误在哪里? ——从劳动法和劳动关系角度的分析
2015-05-132633背景介绍:中华英才深陷“裁员门”
2015年5月8日,中华英才网(以下简称“英才网”)突然宣布,尚龙集团已经与58同城达成收购协议,尚龙集团将向58同城出让由其持有的英才网的全部股权。同时,尚龙集团在未与员工协商、沟通的情况下,单方宣布补偿标准为“N+2”,引起英才网各地员工的强烈不满,并引发集体维权事件。据悉,英才网员工提出的补偿标准为“2N+2”。
2015年5月9日,58同城CEO姚劲波在新浪微博发表声明,提出四点意见:一、英才网的专业线员工RPO,校园招聘,IB国际业务等部门全部保留;二、最核心和客户接触的员工几乎全部保留;三、产品技术等部门保留大部分骨干;四、大幅度加大市场投入力度。
目前,中华英才网的员工正与管理层进行谈判,希望双方保持理性,达成各自都可接受的结果,尽量减少事件对双方利益的损失。中华英才网有员工来电咨询寻求帮助,也有同行交流沟通此事的利弊影响,笔者利用各种渠道搜集资料,依照所掌握的信息做出如下分析:
深度解析:中华英才之三误
失误之一:对劳动者缺少尊重,未事先进行沟通协商
依照中国法律,用人单位无论以何种原因裁减人员,就裁员决定、补偿方案等问题,都应依法与劳动者进行事先的沟通交流。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已经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作出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之前,应当履行民主协商程序,同时,《企业民主管理规定》第十三条也明确规定,职工代表大会对“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而裁员决定、补偿方案均属于“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依法应当履行民主协商程序。2014年发生的常德沃尔玛劳资纠纷案即属于反面教材,当时,劳方维权的主要依据即常德沃尔玛在撤资关店之前,未与员工进行协商沟通,未能履行民主协商程序,因此,员工认为常德沃尔玛的撤资、裁员均属违法行为,沃尔玛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在决定裁员之始应与劳动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既可以缓解劳资矛盾,又可以推动裁员进程。一些企业在拟作出裁员决定之时,会通过正式和非正式形式有意透露裁员信息,此举既可以试探员工反应,为制定后续补偿方案提供依据,又可以使员工作出思想准备,甚至提前寻找新工作,避免突击裁员而使员工措手不及。此前西铁城裁员纠纷案即属于反面教材,西铁城员工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接到西铁城公司的裁员决定,不仅在情感上无法接受裁员决定,同时,由于员工始终未能参与补偿方案的制定,对补偿方案的公正性也存有疑问,发生集体维权事件也就不难理解了。
由此可知,用人单位在裁减人员之前与劳动者进行沟通协商,不仅是法律规定,也是舒缓劳资矛盾的有效方式。如果用人单位轻视相关劳动法律规范,未与劳动者进行有效沟通即开展裁员行为,则可能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激化劳资冲突,使用人单位承担额外的不必要的裁员成本。
失误之二:漠视法律,忽略履行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的义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各省市劳动部门为稳定就业,对批量解除员工劳动合同都规定了事先报告的程序。中华英才网单方面决定解除员工合同并未事先向政府主管报告又是一大失误。如果双方协商解除不成而公司单方解除与员工劳动合同时,会因为程序瑕疵而处于不利地位。
失误之三:员工不是股权变更中普通的资产
中华英才网可能认为依照中国法律公司股东变更不会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由中华英才网和员工单方解除劳动关系并给予股东变更前的经济补偿是对员工有利的。但是,中华英才网原股东应当考虑到,股东变动可能会影响员工的预期利益,如诺基亚向微软出售东莞工厂之时,东莞工厂的员工认为微软可能在未来进行大规模裁员,并适用低于诺基亚的标准进行补偿,因此,员工集体维权阻碍股权转让进程。如果股权交易行为损害劳动者预期,则可能发生短期难以平息劳资纠纷,势必提高股权受让成本,甚至使交易行为归于失败。
案例启示:员工维权需理性、专业
劳动者在遭遇资方侵权之时,应当遵循法律规定,理性维权。如果中华英才网员工认为补偿方案欠妥,则应当提出较为合理的新方案,而不应提出“2N+2”这种明显缺乏现实可行性的方案。毕竟,中华英才网单方解除合同行为尚未生效,双方实际是在协商解除过程中,即便中华英才网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员工至多只能取得“2N”的赔偿金。如果中华英才网员工以此作为谈判筹码,并逐步退让至合理区间,则尚可理解,但如果坚持“2N+2”的补偿标准,毫不退让,则不仅无法取得预期收益,甚至会自食谈判破裂的后果。
此外,劳动者还应警惕受到外界因素误导的风险。通过58同城CEO姚劲波发布的声明可知,在本次股东变更的过程中,英才网将保留大部分员工,由于法律规定股东变更不影响劳动合同履行,工作年限应当连续计算,因此,对大部分员工而言,58同城接手英才网对其并无任何影响。但是,不排除少数未能留任员工出于泄愤的目的,蛊惑其他员工参与集体维权行为,以致激化劳资矛盾,不仅使全体员工的经济利益受损,还会影响到中华英才网员工未来在职场中的形象和就业机会。
笔者从事多年劳动法律和劳动关系实践,提示用人单位应当在股权交易过程中不仅要遵循相关商事法律规范,还应遵循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从变“博弈型”为“合意型”劳动关系的角度,妥善处理员工安置事宜。承前所述,如果中华英才网的现任股东在股权交易过程中,聘请精通劳动法律和劳动关系的专业律师介入,很大程度上会避免这种尴尬境地。